顺产侧切的必要性:什么情况下医生会建议侧切
在迎接新生命的分娩过程中,顺产是许多准妈妈期望的分娩方式,它有助于宝宝肺部挤压、适应新环境,产妇身体恢复也相对较快。然而,顺产时可能出现的侧切手术,却让不少准妈妈心生顾虑。其实,顺产侧切并非随意为之,它在特定情况下有着重要的必要性。了解医生在什么情况下会建议侧切,能帮助准妈妈们以更科学、平和的心态面对分娩。
顺产侧切的必要性
保障母婴安全
分娩过程充满不确定性,胎儿和产妇的状况瞬息万变。当出现紧急情况,如胎儿宫内窘迫(胎儿因缺氧出现胎心异常、胎动减少等表现),需要尽快结束分娩时,侧切可以迅速扩大产道出口,为胎儿争取宝贵的娩出时间,避免因缺氧时间过长导致脑损伤甚至危及生命。对于产妇而言,侧切能有效预防因产程延长、胎儿娩出困难而引发的子宫破裂、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,最大程度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。
减少会阴严重撕裂风险
自然分娩时,胎儿头部通过产道会对会阴组织造成巨大压力和拉伸。若会阴组织弹性差、胎儿过大或产程进展过快,就可能导致会阴出现不同程度的撕裂伤。会阴撕裂伤分为四度,其中三度、四度撕裂伤会伤及肛门括约肌甚至直肠黏膜,不仅给产妇带来剧烈疼痛,还可能引发大便失禁、会阴直肠瘘等严重后遗症,严重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。而侧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撕裂的范围和程度,将可能出现的严重撕裂转化为有规则的切口,便于术后缝合和愈合,降低产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。
保护盆底功能
盆底肌群如同一张“吊床”,承托着膀胱、子宫、直肠等盆腔脏器,维持着正常的生理功能。在分娩过程中,盆底肌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拉伸和损伤。如果分娩时出现严重会阴撕裂,会进一步加重盆底肌的损伤,导致盆底功能下降,出现子宫脱垂、阴道松弛、尿失禁等问题。侧切手术在保护盆底功能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,通过合理控制会阴损伤的程度,减少对盆底肌的过度牵拉和破坏,有助于产妇产后盆底功能的恢复,提高生活质量。
医生建议侧切的常见情况
胎儿因素
胎儿过大:如果胎儿体重超过4000克,尤其是孕妇骨盆相对狭窄时,胎儿头部通过产道会遇到较大阻力。为了防止胎儿在娩出过程中因长时间挤压导致缺氧,同时避免会阴严重撕裂,医生通常会建议侧切,以扩大产道出口,帮助胎儿顺利娩出。
胎位异常:正常胎位为头位,但有时胎儿可能出现臀位、横位等异常胎位。对于臀位分娩,胎儿的臀部先娩出,头部最后娩出,由于头部较大且形状不规则,容易在娩出时卡在产道内,增加会阴撕裂和胎儿窒息的风险。横位分娩则更危险,胎儿无法自然通过产道,必须进行剖宫产,但在紧急情况下,若来不及剖宫产,侧切可能作为辅助手段帮助胎儿娩出,不过这种情况相对较少。
胎儿窘迫:当胎儿在子宫内出现缺氧情况,如胎心监护显示胎心异常、羊水胎粪污染等,表明胎儿处于危险状态,需要尽快结束分娩。此时,侧切可以加快胎儿娩出的速度,减少胎儿缺氧时间,降低新生儿窒息、脑损伤等严重后果的发生几率。
产妇因素
会阴条件不佳:部分产妇会阴组织弹性差、会阴体过长或存在瘢痕等情况,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胎儿的顺利娩出。会阴弹性差可能导致胎儿娩出时阻力增大,增加会阴撕裂的风险;会阴体过长会使产道延长,胎儿通过时间延长;会阴瘢痕则可能影响会阴组织的伸展性。在这些情况下,医生会考虑侧切,以降低分娩难度和并发症的发生。
产妇患有疾病:如果产妇患有心脏病、高血压等妊娠期合并症,身体耐受能力较差,不能承受过长的产程。长时间的分娩过程会增加产妇的心脏负担,导致血压升高,甚至引发心力衰竭、子痫等严重并发症。为了缩短产程,减少产妇的身体消耗和风险,医生可能会建议侧切,尽快结束分娩。
需要使用产钳或胎头吸引器助产:在分娩过程中,如果出现胎儿窘迫、产妇体力不支等情况,医生可能会借助产钳或胎头吸引器等助产器械帮助胎儿娩出。这些器械的使用会对会阴组织造成较大的压力和损伤,为了减少会阴严重撕裂的风险,同时便于器械的操作,医生通常会先进行侧切。
产程因素
第二产程延长:第二产程是指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的过程,正常情况下初产妇不超过3小时,经产妇不超过2小时。如果第二产程明显延长,胎儿头部长时间压迫会阴组织,会导致会阴水肿、缺血,弹性进一步降低,增加会阴撕裂的可能性。此外,产程延长还可能使胎儿出现缺氧等危险情况。因此,当第二产程接近或超过正常时限时,医生会综合考虑产妇和胎儿的情况,决定是否进行侧切。
急产:急产是指总产程不足3小时的分娩过程。急产时,子宫收缩过强、过频,胎儿娩出速度过快,会阴组织来不及充分扩张和伸展,容易导致严重的会阴撕裂伤。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,医生在急产情况下可能会提前进行侧切,以保护会阴组织。
顺产侧切虽然会给产妇带来一定的创伤和疼痛,但在上述特定情况下,它是保障母婴安全、减少严重并发症的重要手段。准妈妈们不必对侧切过度恐惧,在孕期可以通过合理饮食、适当运动、会阴按摩等方式,提高会阴组织的弹性和身体的耐受能力,为顺产做好充分准备。同时,要相信医生的专业判断,积极配合分娩过程,以平和的心态迎接新生命的到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