药物流产的规范化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
摘要:药物流产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终止早期妊娠方法,因其痛苦相对较小、操作简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。然而,若操作不规范或忽视注意事项,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,影响女性生殖健康。本文详细阐述了药物流产的规范化操作流程,涵盖术前评估、药物使用、流产过程观察及术后处理等环节,并强调了各阶段的注意事项,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、严谨的指导,保障药物流产的安全性与有效性。
一、引言
药物流产是通过服用药物来终止早期妊娠的方法,通常适用于妊娠≤49日、本人自愿、年龄<40岁的健康妇女,且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(HCG)阳性,超声确诊为宫内妊娠者。与手术流产相比,药物流产无需宫腔操作,减少了子宫内膜损伤和宫腔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。但药物流产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,如流产失败、出血时间长、出血量多等。因此,规范药物流产的操作流程并严格遵守注意事项至关重要。
二、规范化操作流程
(一)术前评估
详细询问病史:了解孕妇的月经史、生育史、避孕史、既往疾病史(如心血管疾病、肝肾疾病、血液系统疾病、哮喘、青光眼等)和药物过敏史等。对于有心血管疾病、肝肾疾病等严重全身性疾病的孕妇,药物流产可能是禁忌证。
体格检查:测量孕妇的血压、脉搏、体温等生命体征,进行全身检查和妇科检查。妇科检查主要观察外阴、阴道、宫颈的情况,了解子宫大小、位置及附件有无压痛等,以排除生殖道炎症等禁忌证。
辅助检查
超声检查:确定宫内妊娠,排除宫外孕,并测量孕囊大小。孕囊平均直径一般不超过25mm,若孕囊过大,药物流产失败的风险增加。
实验室检查:包括血常规、凝血功能、血型、尿常规、肝肾功能、乙肝表面抗原、梅毒螺旋体抗体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等检查,以评估孕妇的身体状况,排除药物流产的禁忌证。
(二)药物使用
药物流产常用的药物为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,两者联合应用效果更佳。
米非司酮服用方法:一般采用分次服药法,即第1日晨空腹口服米非司酮50mg,8 - 12小时后再口服25mg;第2日早晚各口服米非司酮25mg;第3日晨空腹口服米索前列醇0.6mg。服药前后需空腹2小时,用少量温开水送服,避免药物与食物混合影响吸收。
米索前列醇服用方法:在服用米非司酮的第3日晨,于医院内口服米索前列醇0.6mg。服药后需留院观察,以便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。
(三)流产过程观察
服药后反应观察:服用米非司酮后,部分孕妇可能出现轻度恶心、呕吐、眩晕、乏力和下腹痛等不良反应,一般症状较轻,可自行缓解。若出现严重呕吐,影响药物吸收,需及时补服。
米索前列醇服用后观察:服用米索前列醇后,孕妇通常会在0.5 - 6小时内排出孕囊。在此期间,需密切观察孕妇的阴道出血情况、腹痛程度及排出物性状。若阴道出血量多于平时月经量的1.5 - 2倍,或出现剧烈腹痛、头晕、心慌、面色苍白等休克症状,应立即给予处理,如清宫术、输血等。
孕囊排出判断:仔细观察排出物,将排出的组织物放在清水中漂洗,若见到白色绒毛样组织,可初步判断为孕囊排出。同时,需将排出物送病理检查,以进一步确诊。
(四)术后处理
观察休息:孕囊排出后,孕妇需在医院继续观察1 - 2小时,待阴道出血不多、生命体征平稳后方可离院。离院后需注意休息,避免劳累和剧烈运动,保证充足的睡眠。
药物辅助治疗:为了促进子宫收缩、减少出血和预防感染,可给予孕妇益母草颗粒等促进子宫收缩的药物和抗生素预防感染。具体用药剂量和疗程需根据孕妇的实际情况由医生决定。
复查:药物流产后1 - 2周需回医院进行复查,主要进行超声检查,了解子宫复旧情况和宫腔内有无残留组织。若宫腔内有残留组织,且残留组织较小,可给予药物治疗促使其排出;若残留组织较大或药物治疗无效,则需进行清宫术。
三、注意事项
(一)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
适应证:除上述提到的妊娠≤49日、本人自愿、年龄<40岁的健康妇女,且尿HCG阳性、超声确诊为宫内妊娠者外,对于剖宫产术后半年内、哺乳期、有多次人工流产史等对手术流产有恐惧或顾虑者,也可考虑药物流产。
禁忌证:包括肾上腺疾病、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、肝肾功能异常、血液系统疾病、心血管疾病、哮喘、青光眼、过敏体质、妊娠剧吐、长期服用抗结核药、抗癫痫药、抗抑郁药、前列腺素抑制剂等药物者,以及带宫内节育器妊娠、宫外孕、生殖道炎症等。
(二)服药注意事项
严格按照医嘱服药:孕妇必须严格按照医生规定的时间、剂量和方法服用药物,不得自行增减药量或改变服药时间,以免影响药物疗效或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。
注意药物保存: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应放在阴凉干燥处保存,避免受潮、受热。同时,要将药物放在儿童不能接触到的地方,以免误服。
(三)流产过程注意事项
留院观察:服用米索前列醇后必须留院观察,以便在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够及时得到处理。孕妇不得自行离院,以免发生危险。
保持会阴清洁:流产过程中要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,勤换卫生巾,避免盆浴和性生活,以防感染。
(四)术后注意事项
注意休息和营养:药物流产后身体较为虚弱,需要充足的休息和营养来促进身体恢复。孕妇应多吃富含蛋白质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,如瘦肉、鱼类、蛋类、新鲜蔬菜和水果等,避免食用辛辣、生冷、油腻等刺激性食物。
注意避孕:药物流产后卵巢一般可在22日内恢复排卵功能,1个月左右月经来潮。因此,流产后应立即落实避孕措施,避免短期内再次怀孕,给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。
心理调适:部分孕妇在药物流产后可能会出现焦虑、抑郁等不良情绪,家属和医生应给予关心和安慰,帮助孕妇进行心理调适,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。
四、结论
药物流产是一种安全、有效的终止早期妊娠的方法,但必须严格按照规范化操作流程进行,并严格遵守注意事项。医务人员应加强对孕妇的术前评估、术中观察和术后护理,确保药物流产的顺利进行。同时,孕妇也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,做好自我护理,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,保障自身的生殖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