尿失禁漏尿的复查要做什么项目
尿失禁,尤其是漏尿(也称压力性尿失禁),是许多患者面临的常见泌尿系统疾病,其症状主要包括在咳嗽、打喷嚏、大笑或体力活动时尿液不自主地流出。为了有效管理和治疗尿失禁,定期复查是非常必要的。复查过程中,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安排一系列检查项目,以评估病情进展、治疗效果及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。以下是尿失禁漏尿复查时可能涉及的主要检查项目:
1. 病史询问与症状评估
病史回顾:医生会详细了解患者自上次就诊以来的症状变化,包括漏尿的频率、严重程度、诱发因素等。
症状评估问卷:可能采用标准化的尿失禁症状评估问卷,如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问卷(ICIQ-SF),以量化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。
2. 体格检查
一般体格检查:包括血压、心率等基本生命体征的测量。
泌尿系统检查:重点检查腹部、盆腔区域,评估有无压痛、肿块等异常体征。
神经系统检查:评估是否存在神经系统病变,因为神经系统异常有时也是尿失禁的原因之一。
3. 尿流动力学检查
尿流率测定:测量排尿时的尿流速度,评估排尿功能。
残余尿量测定:通过B超或导尿法检查排尿后膀胱内残余尿量,了解膀胱排空能力。
压力流率测定:在增加腹压的情况下(如咳嗽、用力),同时测定尿流率和膀胱压力,评估压力性尿失禁的严重程度。
4. 影像学检查
B超检查:了解膀胱、输尿管及肾脏的形态、大小、位置及有无异常回声,评估泌尿系统结构。
X线或CT/MRI尿路造影:对于复杂病例,可能需要进行这些更高级的影像学检查,以排除尿路结石、肿瘤等器质性病变。
5. 尿垫试验
一种简单有效的评估尿失禁严重程度的方法。患者需佩戴特定重量的尿垫,在特定时间内(如24小时)进行日常活动,然后称重尿垫以计算漏尿量。
6. 尿常规及尿培养
尿常规检查可了解尿液的酸碱度、白细胞、红细胞、细菌等指标,排除尿路感染。
尿培养则用于确定尿路感染的具体病原体,指导抗生素治疗。
7. 盆底肌电图
通过电极检测盆底肌肉的电活动,评估盆底肌的功能状态,为盆底康复训练提供依据。
8. 尿动力学压力试验
特定情况下,可能需要进行此项检查,通过向膀胱内注入液体并逐渐增加压力,观察是否有尿液漏出,以进一步确认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。
复查时,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检查项目,以全面评估病情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。患者需积极配合医生的检查和治疗建议,以促进疾病的康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