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宫内膜炎症会有哪些症状
子宫内膜炎是子宫内膜结构发生炎性改变的常见妇科疾病,可由细菌、病毒、支原体等多种病原体感染引起,也可继发于其他盆腔炎症或宫腔内手术操作后。根据病程长短,可分为急性子宫内膜炎和慢性子宫内膜炎,二者症状表现既有相似之处,也存在一定差异。了解子宫内膜炎症的症状,有助于女性及时发现疾病并尽早就医诊治,避免病情延误对身体造成更严重的损害。
一、急性子宫内膜炎的症状
(一)全身症状
发热:急性子宫内膜炎患者常出现发热症状,体温可升高至38℃ - 40℃,呈不规则热型。发热程度与炎症的严重程度相关,炎症较重时,体温可能持续升高且难以下降,同时伴有寒战、乏力、头痛、肌肉酸痛等全身不适,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。
心率加快:由于发热和炎症刺激,身体代谢加快,心脏负担加重,患者可出现心率加快的表现,一般每分钟心率可增加10 - 20次,严重时可导致心慌、气短等症状。
(二)下腹部症状
下腹疼痛:这是急性子宫内膜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,疼痛多为持续性,程度轻重不一。炎症刺激子宫收缩时,疼痛会加剧,患者常感到下腹部坠胀、疼痛难忍,尤其在性交、排便或月经期时,疼痛症状会更加明显。疼痛可放射至腰骶部、大腿内侧及肛门周围,导致患者活动受限,行走、弯腰等动作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。
下腹压痛及反跳痛:在进行妇科双合诊检查时,可发现子宫体有明显的压痛,炎症波及子宫两侧韧带时,还可出现子宫旁组织增厚、压痛,甚至有反跳痛。反跳痛是腹膜受刺激的表现,提示炎症已扩散至盆腔腹膜,病情较为严重。
(三)阴道分泌物异常
分泌物增多:急性子宫内膜炎会导致子宫内膜腺体分泌增加,患者阴道分泌物明显增多,呈脓性或血性,质地黏稠,有异味。分泌物的量可因炎症的严重程度而有所不同,严重时可能湿透内裤,需要频繁更换卫生护垫或卫生巾。
伴有血丝或出血:部分患者阴道分泌物中可伴有血丝,或在非月经期出现阴道出血,出血量可多可少。这是由于炎症损伤子宫内膜血管,导致血管破裂出血所致。若出血量较多,可能引起贫血,患者会出现面色苍白、头晕、乏力等症状。
(四)月经异常
经期延长:炎症影响子宫内膜的正常修复和脱落,可导致月经周期延长,经期可持续10天以上,甚至淋漓不尽。患者常感到月经期延长带来的不便和困扰,同时长期出血还容易引发贫血等并发症。
经量增多:部分患者会出现经量增多的情况,月经量比平时明显增加,可能伴有大量血块。经量增多不仅会导致患者身体虚弱,还可能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,需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。
二、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症状
(一)全身症状
慢性子宫内膜炎的全身症状相对较轻,常表现为低热、乏力、精神萎靡、食欲不振等。由于症状不典型,容易被患者忽视,导致病情迁延不愈。长期低热可能会影响患者的身体代谢和免疫功能,使身体更加虚弱,容易感染其他疾病。
(二)下腹部症状
下腹隐痛或坠胀: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常感到下腹部隐痛或坠胀不适,疼痛程度一般较轻,多为间歇性发作,在劳累、性交后或月经前后疼痛会加重。这种疼痛可能会持续数月甚至数年,给患者带来长期的痛苦和困扰,影响生活质量。
腰骶部酸痛:炎症刺激盆腔神经,可引起腰骶部酸痛,疼痛可放射至下肢。患者常感到腰部酸软无力,久坐或久站后疼痛加剧,适当休息后可有所缓解,但难以完全消失。
(三)阴道分泌物异常
分泌物增多: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也会增多,但通常比急性期量少,呈白色或淡黄色,质地稀薄,有时可伴有少量血丝。分泌物增多可能会导致外阴瘙痒、灼热感,引起患者的不适。
异味:由于阴道内环境改变,分泌物容易滋生细菌,产生异味,尤其是在炎热天气或运动后,异味会更加明显,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和社交困扰。
(四)月经异常
月经紊乱:慢性子宫内膜炎可影响卵巢功能和子宫内膜的正常周期性变化,导致月经紊乱,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、经期长短不一、经量多少不定等。长期月经紊乱会影响患者的生殖健康,增加不孕、流产等风险。
痛经:部分患者在月经期会出现痛经症状,疼痛程度因人而异,严重时可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。痛经的原因主要是炎症刺激子宫收缩,导致子宫痉挛性疼痛,同时前列腺素分泌增加也会加重痛经症状。
(五)不孕及流产
不孕:慢性子宫内膜炎是导致女性不孕的常见原因之一。炎症影响子宫内膜的正常形态和功能,不利于受精卵着床和发育,同时还可引起输卵管粘连、阻塞,影响精子和卵子的结合,从而导致不孕。据统计,约30% - 50%的不孕症患者与子宫内膜炎有关。
流产:即使患者能够成功受孕,慢性子宫内膜炎也可能增加流产的风险。炎症产生的毒素和代谢产物可影响胚胎的生长发育,导致胚胎停育、自然流产等情况发生。此外,炎症还可能引起子宫收缩,导致流产。
子宫内膜炎症的症状多样,且急性与慢性表现有所不同。女性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密切关注自身身体变化,一旦出现上述症状,应及时就医,进行相关检查,如妇科检查、超声检查、白带常规检查、子宫内膜活检等,以明确诊断,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,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