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宫内膜癌和他的临床表现
子宫内膜癌又称为子宫体癌,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,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。肥胖、糖尿病、高血压、月经失调、初潮早与绝经迟、外源性雌激素为其发病的危险因素。
临床表现:
1、子宫(阴道)出血:绝经期前后的不规则阴道出血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症状,常为少量至中等量出血,很少为大量出血。尚未绝经者,则表现为不规则出血或经量增多,经期延长等。
2、阴道排液:初期可能仅有少量血性白带,但后期发生感染、坏死,则有大量恶臭的脓血样液体排出。倘若宫腔积脓,则引起发烧、腹痛、白细胞增多,一般情况也迅速恶化。
3、疼痛:由于癌肿及其出血与排液的瘀积,刺激子宫不规则收缩而引起阵发性疼痛。如癌组织穿透浆膜或侵蚀宫旁结缔组织、膀胱、直肠或压迫其他组织也可引起疼痛,往往呈顽固性和进行性加重;且多向腰骶部、下腹、大腿及膝放射。
4、其他:晚期患者自己可触及下腹部增大的子宫或邻近组织器官,可致该侧下肢肿痛,或压迫输尿管引起该侧肾盂、输尿管积水或致肾脏萎缩;或出现贫血、消瘦、发热、恶液质等全身衰竭表现。
治疗:
1、手术治疗;2、放射治疗;3、化学治疗;4、激素治疗。
预后:
子宫内膜癌的预后较佳。其预后与肿瘤临床期别、病理类型、组织分段和肌层浸润程度、治疗的充分与否,及其淋巴结有否转移、腹腔有无癌细胞、癌肿、ER、PR水平高低,甚至患者年龄等因素有关。而且,有关因素是相互关联的。
预防:
1、因病因不明,目前尚不能预防其发生,对可疑患者应做全面细致的检查。加强卫生宣传教育,对绝经后出血,更年期月经紊乱应注意排除癌病的可能,对年轻妇女月经过多而治疗2~3个月无效者,应做细胞学检查及子宫内膜和颈管内膜检查,广泛开展防癌普查工作。尤对有高危因素者,普查更有意义。已证实为内膜腺瘤样增生或不典型增生等癌前病变者,根据患者情况手术治疗。
2、避免长期单独应用雌激素;
3、坚持体育锻炼,,合理膳食,控制体重和减肥;
4、提倡母乳喂养。
温馨提醒:
如果您还有什么疑问的话,可点击在线咨询或拨打我院健康热线:0371 61006100,美中商都QQ:1260070451!专家为您一对一解答!